新闻资讯
news
歌剧《先行者》专家剧评 | 文硕:变革时代,中国歌剧何为?

发布日期:2022 - 06 - 20

海德格尔有一句耳熟能详的的名言: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不少音乐戏剧作品对于小人物的塑造更多具有意识形态传声筒的价值,而不具备真正的艺术意义,所以在震撼观众心灵方面并不特别给力。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区委区政府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和深圳交响乐团联袂创排的“里程碑”式歌剧《先行者》要献给的虽然也是默默无名的创业者,和无名小人物的记忆,但却独具慧眼,剑走偏锋,赋予不一样的诉求点,从而突破了大众思路,一个个成为为理想、为荣耀、为胜利的有诗意灵魂的鲜活个体,这是对如歌如泣的深圳改革开放史的补充和校正,也对深圳未来有所启示,更将丰盈中华文明,惠及百姓福祉。

 

今年以来,我一直隐居湖南家乡,潜心著书立说,半年多,竟然撰写出《中国现代音乐剧史》(上册)和(中册全三卷)。每次打开微信,几乎都能看到黄定山导演的歌剧新闻,或者是“摇摇篮的手,摇动了世界”的湖北京剧《母亲》、或者是浙江歌剧《红船》再起航、或者是又见河南歌剧《银杏树下》,或者是纪念70年的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或者是筑梦深潜、攀登艺术巅峰的《深海》、或者是祝贺湖南株洲歌剧《英雄》剧组获奖,甚至看到他转发我在《中国戏剧》杂志的连载论文,使我在家乡简陋的书房里感受到夏季来临之际黄定山歌剧的炽焰,但这次陡然升腾在我的眼前的,不是红色歌剧的叠影,而是黄定山直面改革题材、开放精神的全新形象。

 

他通过讲述三剑客的创业故事,展示了小渔村——深圳——先行者的演进过程,强调了用改革开放的精神为中国领跑的核心主题,没有平庸,只有奔腾,从而对大海和世界进行了“黄氏歌剧品牌”新形象的惊艳亮相。黄定山的导演手法日趋炉火纯青,叙事的音乐意象虽然聚焦于深圳的微小之物,有时候仅仅是几束响铃,一个小鱼玩具,一个游戏,一个生日密码,或一个簕杜鹃创意园,但是他都能够导演出一种沧桑、有情的卓丽、颖灿、璀璨境界。

 

他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视野入手,以自己独特的驾驭手法,迅速而准确地切入主题和角色,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全方位打开,浓而不结,繁而不乱,可谓环环相扣、丝丝在理,引导着观众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先行者大道和弄潮儿景观。因之才给观众带来“每一幕都是深圳先行史的一章,每一首歌,都是创业开拓史的一节”的神来观感。导演创意的每一幕旋转之门都深藏不露,一旦打开,则犹如泄洪,或咆哮,或旋涡,或浪花,或横扫,跌宕不羁,一发而不可收。就这样,深圳改革的“风起云涌”以及巍峨之下,龙腾虎跃、八面威风的历史画卷,在导演心中掀起层层涟漪,一步步蔓延到舞台,最终注入到观众的心灵深处,激荡起千般涟漪、万般美好。

 

有道是纪念无功名者,比纪念名人更困难。对于那些有生之年受压抑,被遗忘的现实改革者更是一种难写的题材,相反,往往容易被写偏,意象混乱,甚至会写的不伦不类,不是太深,就是太浅,而朱海的剧本,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在对历史和人物的追问中,他向往这座“活力无限、具有国际视野的青春城市”,挖掘“一座城市的底蕴”,想到“理想与资本发生冲突”,想到“迷茫、背叛与痛苦”,想到“拓荒牛精神”与“精神反哺”,想到“拼搏与梦想”与“一种时代精神”,全剧自始至终,洋溢着“海洋”意象。这就是朱海笔下哲思多元、独具匠心的《先行者》。

 

朱海的剧本打破了直白、口号、煽情、怒吼的政治说教,以丰富的想象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意象来打动观众,从而使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本真又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意,具体表现在: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与生活、命运感受颇为密切的小事件、小物品,比如创意园,以及集装箱、无人机、潜行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居家监测和隔离病房等,营造出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的故事组合,表达了其对世界、事业、生命与先行者的新鲜体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先行者》摆脱传统典型人物的塑造方式,把深圳青年还原成为真实的、接地气但又不普通的“普通人”,注重描绘主人公经历融资、创业失败、灵魂震撼后成长为先行者的真实心路历程;在唱词与音乐意象的营构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浪漫的诗意,加上人物的设定和精神的表达,三剑客穿越深圳改革开放的星辰大海,龙腾虎跃犹如杀向科技创业前线的猛士,在这个行色匆匆、急功近利、精致利己的年代里,我们很难再找到三剑客式的先行者,真诚地相遇,执着地攻坚,热烈地相爱。

 

《先行者》不仅写深圳创业世界里的人间百态,还写来自华尔街投资人将深圳比喻成“20世纪的纽约,19世纪的巴黎,18世纪的伦敦”的怡情别趣,以及要用天使撬动新生代的踌躇满志。“我这一生只爱你,我想听着它的声音去天堂,我在大海等着你”——朱海以他诗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的心思,如此剖析情与爱,这爱是夫妻刻骨铭心之情,也或许是深圳之爱、中华之爱,更或许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情愫。

 

《先行者》舞美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打造出深具“先行示范区”气质的舞台艺术观感,把观众带向一个热火朝天的深圳,带向那个前海、创意园和集装箱,回到创业者和先行者的身边,这些舞美、灯光和道化服处理,酷炫又迷人的切换效果,给人一种高科技气息和时尚气息非常浓郁的科幻大片既视感。

 

比如,舞美的固化思维在剧中主人公发生冲突之时,不断地被拆毁樊篱,前后两次采用游戏胜负决定话语权的手法,带来了实景舞美试验难以企及的趣味性,而沉浸式多声道音响系统和数字设备的运用,加上还原现场的舞美和灯光,令人耳目一新,强烈的包围感和互动性的诉求,则将观众带进理性罗织、极具真实感的游戏世界中,独树一帜

 

再如,胡耀辉在本剧中跳出灯光思考灯光,尝试用一种创新的处理法代替惯例的处理法,通过人际关系的体察与检验,将资本与理想激烈冲突下人与人之间默默支持这种情感,置于全剧灯光创意的认知高度与方向。在他魔术师般的运作之下,各种情感的变化,主要在情绪高昂和彷徨失意二者间游弋:情绪高昂时,茫茫大海中现出点点暖色,觉悟、醒彻、茅塞顿开;彷徨失意时,以漆黑星空烘托失落感,郁闷、犹豫、彷徨,每一处无不各取所好,用光细腻而精致,不断制造兴奋点,处处充满机警奇幻睿智。

 

又如,在深圳这座新兴城市,一边是繁华都市,如华灯彤照,韶光韵达,一边是艰苦奋斗,覆灰一层,再搬残木一爿,绚丽的环境和艰难的处境犹如箭与弩般为矛及盾所对峙的奇瑰、叵测、悬隔与诡谲,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反差表达出更多的人情冷暖,加以合唱和交响乐团助阵,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有这些,无不是海洋与科技意识、现代与时尚气息的时空穿越,这种穿越,让歌剧更加立体和多彩,这种穿越,让观剧之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通过眼神,看到了支撑起创业者和先行者们精神的力量。在观众看来,深圳,就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改革开放示范,就是蔚蓝色海洋、金黄色文明的质感,就是朝气蓬勃的中华民族的未来。

 

 

由宋婉怡沐浴而引发的那首二重唱情歌“心旷神怡的夜晚”,唱词清新而缠绵,不论是“柔柔的夜色抚平海浪”,还是“你的出现如一轮皎洁月光”,抑或是“沉睡的心被你唤醒,醒来的爱不可阻挡”,都从婉转而炽烈、斑斓又现代的旋律里直接流出,王传亮没有撩妹式的游戏,只有君子式的坦荡,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更不矫揉造作,裹挟着急切缠绵的倾诉,浪漫而果决,把怦然心动的二人情感世界带动为一个狮子座和射手座绝配定情的磁性“气场”。我的衡阳小老乡刘昱彤对小鱼角色的诠释也颇为用心,尽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而且很多台词出现在微信私聊中,但却有小荷初露尖尖角之态,她与许超网恋这条隐形线索的真相大白,给观众带来全剧最后一个惊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荡漾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尤其是,陈小朵饰演的凌嘉嘉在“我怕他(她)受不了”二重唱一曲中与王云鹏各怀心思,精准地演绎了一种相爱、两种心思的的复杂意蕴,给观众带来很大的情感冲击力,王云鹏以他对角色的独到理解与诠释,把欲言又止的复杂情愫与尴尬互动,把夫妻灵魂深处的隐秘表现得隐显适度,收放有致,恰到好处,宣显出深厚的国际唱将的功力。在独唱“我们的爱不会死”中,陈小朵没有歇斯底里的喊叫,唯有不疾不徐,不怒不争,那深情婉约的诉说,伴随着风铃清脆的响声,这是爱情的颂歌,是妻子的情怀,是夫妻的感恩,是离别的不舍,是大海的等待,也是母爱的遗憾,充满了生死离别的美丽旋律,犹如花蕊依恋着花瓣、花瓣呵护着花蕊,爱情的鲜花,被她演绎、抒写成天地间华美的绽放绝唱,听来感人至深。陈小朵是一个视音乐戏剧为生命的“女汉子”,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歌剧《青春之歌》、《红河谷》和《林徽因》之后再发力、再出手,才情如泉涌。于此,我们看到了她抒情花腔女高音的真才情与真人生。陈小朵不是一个人,她是无数个陈小朵的缩影,无数个陈小朵构成了一种歌剧女人的饱满人生与故事。

 

每一场繁华来临,其实都是在与一个曾经的观念落伍时代永别,都是无数的人生在重新开启又一次辉煌的旅行。今晚,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穿越岁月,定格在场上之戏的中央;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饱含艰辛,荡漾在角色里静思;有一种簕杜鹃花香,沁人心脾,并以一种鲜红如火的青春和热情,快速爬满整个剧院,每一位观众都仿佛置身在、陶醉在这一片激情如海、诗情似画的惊鸿一瞥、翩跹回望之中,她就是黄氏歌剧《先行者》。

 

在当今中国歌剧界,没有哪一部歌剧像《先行者》因其面对海洋、世界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倾向,以及对中国变革关键时刻的大胆发声,而恰逢其时。它没有定位于红色歌剧,用绝大部分篇幅来歌功颂德,也没有在叙事过程中咏叹或宣叙城市留不下、乡村回不去的无奈,而是以一种更广阔的情怀,更高远的境界,通过突出人世间的创业有千万种美好姿态,唯有深圳三剑客的真实心路历程独具风采,赋予“先行者”一种超越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的含义,直接介入中华民族或进或退、何去何从的宏观现实主题,成为当代中国歌剧领域一种最具积极性和前瞻性的正能量现象,必将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遥想1983年,本人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金融部,第二年来到深圳分行实习一年,有幸亲眼目睹深圳早期的巨大变化。难忘近距离观看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第一次喝可乐的怪味并从此不离不弃、去沙头角中英街感受一街两制的新奇,每次去蛇口“海上世界”与创办人校友聚会,都感叹深圳市区与蛇口何时才能连成一片?当时马路边的康佳集团小销售部也清晰在目,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现在,曾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周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它的“三天一层楼”所代表的敢闯敢试“深圳神话”,依然一点不过时。而这一切,在歌剧《先行者》中,集中展现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无穷魅力。但见舞台呈现出来的此事此情此物此人,无不是深圳民众卡在舌尖想说而又没有说出来的,这种导演代说的快感,怎能不让我这个半个老深圳“先行者”倍感亲切,如沐春风呢。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margin:0px 0px -1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color:#222222;font-family: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14px;letter-spacing:1.8px;text-align:right;justify-content:flex-end;display:flex;flex-flow:row="" nowrap;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